
2020年,印军悍然越过中印边境线,并引发与我军的流血冲突。由此,中印边境在“沉寂”了38年之后再次成为全球的焦点。
很多朋友都以为在这次反击印军的冷兵器战斗中,是西部战区的官兵为主力。其实不然,在视频中把印军打得漫山遍野逃窜的其实是我军西藏军区的勇士。
在这次冲突后,印度叫嚣调集30万重兵对我国进行威胁,而与之抗衡的西藏军区总兵力却只有5万人。
那么,我军这5万将士是否可以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印军呢?
西南堡垒
这里先要说明一个误区,那就是西藏军区虽然服从西部战区的调动,但级别却是“副大军区级”,而且不隶属于西部军区陆军序列,而是归陆军总部直接管理。另一个有这种待遇的只有新疆军区。
在2016军改中,西藏军区是唯一一个从省军区级别升级为副大军区级的单位。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。
那么,西藏军区为何如此受到中央军委的重视呢?
在军改之前,西藏是隶属成都军区,是军级的省军区,下辖有1个师级警备区(拉萨)和5个师级军分区(山南、林芝、日喀则、昌都、那曲),以及多支野战部队、边防部队、陆航部队。整个军区的总兵力和实力完全相当于一支集团军。
而且,西藏军区镇守的西藏自治区对我国具有极高的战略作用。
打开我国地区,就会发现西藏自治区总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我国陆上国土疆域的八分之一,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,分别与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这4个国家接壤,外加印巴都在争夺的克什米尔地区。
由此可见,西藏周边的地缘复杂性。但如果通过地图上的等高线判读,还会发现西藏所处的青藏高原其实是我国一座天然的战略屏障,把我国与东南亚诸国基本都隔离开了。
反观印度,就“悲催”很多,三面都是海拔4000米之上的高山,把他牢牢困死在南亚次大陆。更令印度欲哭无泪的是,与我国交界的制高点都在我国境内。一旦与我国爆发冲突,我军可以居高临下,无论是炮弹,还是火箭弹,飞得都比在平地远的多。而印度要是想打,就只能仰攻,不但士兵爬山太费劲,炮弹的射程和精度更是大受影响,胜利的希望实在是太渺茫。
所以,印度从1950年代起,就开始打西藏的主意,企图把地处我国境内的制高点抢过去,来弥补自己在战略地理位置上的巨大劣势。
综上所述,就能看出西藏是我国西南部关键的“堡垒“,对我国的战略安全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,绝对不能有失。也正是因此,中央军委才如此重视西藏军区。
而且,西藏军区本身的战斗力就十分强悍,具有在没有其他战区进行支援的情况下,能够独立作战的能力。这里的“作战”指的是中等强度下的战役。如果是爆发全面边境战争,西藏军区则要以5万对30万,扛住敌人的猛攻,一直到其他兄弟部队前来支援。
说到这,就有一个问题,这5万人的兵力是不是有点单薄了?
其实,这不是个问题。
从古至今,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,华夏男儿就屡屡创造过以寡击众,以弱胜强的奇迹。
遥想大唐,安西都护府的24000唐军精锐震慑了整个西域长达百年之久。高仙芝带领的2万安西男儿就曾经在怛罗斯与正处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的15万大军血战7天7夜,虽然因仆从部落叛乱而惜败,但唐军彪悍的战斗力使阿拉伯大军压根儿没敢追击
到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,在理论上是火力强大的一方胜率会更高,可在朝鲜战场,火力占绝对优势的美军不照样被志愿军将士打得丢盔弃甲。
所以,自古兵在精,不在多。西藏军区拥有的5万精锐,绝对称得上是一支虎狼之师,其战斗力之强悍,装备之精良,别说印军了,甚至俄陆军在很多方面都自愧不如。
那么,西藏军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?
雪域精兵
说到西藏军区部队的战绩,很多人都立刻会想到18军进藏之后,一直就在西藏镇守,打得胜仗是在对印自卫反击战。
其实,早在抗美援朝中,西藏军区的一支部队就曾到朝鲜参战,并屡立奇功。
说到这,很多人都会奇怪,西藏军区的部队怎么会打到了朝鲜呢?
其实,这支西藏军区某旅的前身就是50军的149师!
当年,149师跟随50军,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。不过,因为50军是起义部队,所以在前两次战役中并没有执行过什么太重要的作战任务。全军上下为此都憋了一口气。
但好事儿不怕晚,第三次战役开打之后,50军和149师的机会终于来了。
1951年1月2日,志愿军以强大攻势,突破了联军的第一道防线。随后,149师开始对敌进行追击,结果正好碰上了配备重型坦克的英军王牌第29旅。
面对强敌,149师一点都没客气,师首长决定立刻歼灭之。
1月3日晚7点左右,149师的两个营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。经过3小时的激烈战斗,英军的重型坦克营被彻底报销,死伤200多人,被俘220多人。
要知道,149师这两个营用来打坦克的可只有炸药包和手雷。但就是在如此劣势之下,指战员仍然创造出了这一战场奇迹,把英军29旅打了个半残。战后,心有余悸的英军把这场战斗的地点称为“死谷”。
1951年1月8日,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,志愿军就地转入防御。149师的447团负责防守白云山地区。此时,李奇微已经发现了志愿军在后勤方面的短板,遂发明了“磁性战术”,也就是在志愿军因为缺乏补给而停止进攻后,联军立刻发动反攻。
按此战术,美军的先遣机械化部队在1月15日便对志愿军发起了试探性反击,而目标就是白云山地区。
1月25日,美军发起全面进攻,447团全体将士以血肉之躯,与敌大战整整11天,歼敌1400多人,最终牢牢控制住白云山,在第四次战役中立下了赫赫功勋。为此,志司特授予447团“白云山团”的荣誉称号和战旗一面。
在所有志愿军的团级单位中,只有447团得到了如此殊荣。
1969年,149师与西藏军区某部互换番号和驻地,从而成为了西藏军区的一支主力精锐。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央军委对西藏军区和149师的重视。
本来,西藏军区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就取得了辉煌战绩,并一度兵临阿萨姆平原,搞得印度差点迁都。这又来了在朝鲜痛击联合国军的钢铁部队,简直是如虎添翼。
所以,从部队的优秀传统、战斗意志、战斗精神、战斗素养、战斗技能上来看,西藏军区的全体将士无论在何时,都堪称全军中“以一当十”的精锐。
当然,这“以一当十”是个谦虚的说法。不过,按此比例算,对面的30万印军最少还得再加20万才够用。
好了,说完西藏军区的精兵,就要说说将士手中的“打印”利器了。
高原利刃
陆军作战,最主要的火力支援当属炮兵。
作为全军精锐,西藏军区部队装备的火炮不但先进,而且换代速度十分快,过去的火炮代号都是“0”开头,仅仅过了10来年,“1”开头的就已经陆续进行换装。
西藏地处高原,地形复杂,地域广阔,这就要求西藏军区的部队具有高度的战略机动性,所以轮式车载榴弹炮便成为炮兵的主力装备,哪有需要,就能快速就位,而且打完就走,让敌人根本没有反击的机会。
过去,西藏军区装备的是09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。因为部队要求急,再加上成本上的考虑,09式虽然在当时算得上先进,但也有一定的缺陷。比如,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完全要由轮式底盘承受,这不但使底盘的寿命缩短,而且火炮的射界不够。此外,还要有专门的弹药车跟随补给。
而10年后,新一代的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就装备了,在性能上比09式直接升级了两代。
新火炮的底盘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液气悬挂,在射击时,可以降低底盘高度,来提高火炮的稳定性;车载火控系统可以实现火炮的自动调整,来提高命中精度。同时,因为底盘空间大,火炮自己就可以携带39发炮弹,从而省去了弹药补给车。
除了122毫米车载榴弹炮,西藏军区还准备了威力巨大的03A式300毫米火箭炮。
说是火箭炮,其实真是“委屈”了03A,为啥呢?
以往的火箭炮,因为精度差,为了保证杀伤效果,就需要靠大量齐射 ,来弥补精度的不足。而03A的火箭弹因为使用了惯性导航加卫星定位的“简易制导”装置,在飞行中可以自动进行修正,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10米之内。因此,单发火箭弹就可以攻击150公里之外、敌方的点状目标。说实在的,这还是火箭弹吗?这简直就是导弹了,真是又好用,又省钱,一发“打印”,直接销魂。
说完远程火炮,再说说西藏军区部队装备的近程火力。
对面的印军总认为自己从俄罗斯进口的T90是“法力无边”,可在我军装备的“红箭10”面前,这T90只能算是“待开的罐头”。
“红箭10”是我国的第三代远程反坦克导弹,采用光纤制导。导弹发射出去之后,不但可以自动攻击20公里外的装甲目标,而且还可以通过射手的控制,在中途拐弯去攻击其他目标。
在平原地区,“红箭10”都是使用履带底盘,上了高原之后,也换成了高机动的轮式底盘,一辆4X4的装甲越野车可以带4发。更妙的是,“红箭10”还可以攻击低空目标,也就是直升机被逮住之后,也是在劫难逃。所以,“红箭10”说是远程反坦克导弹,其实还能兼职近程防空导弹用,真是“惊喜加倍”的“打印神器”。
此外,西藏军区的旅级和营级作战部队,还装备了 “红旗16A”防空导弹,射程70公里。这样的装备在过去都是军和师才能资格装备的。
由此可见,西藏军区的强大战斗力。
好了,说完硬件,就要说说软件了。
如今,战争形态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,突出特点就是“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模块化”。
在机械化时代,部队的指挥结构是“树状”,命令是一级一级下发,各兵种之间的协调,也要通过上级指挥机构来进行协调。如此,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,这信息传递的速度可就太耽误事儿了。
而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,参战各兵种的各级单位就像一个个功能模块,全部接入指挥网络,大家可以立刻获取命令、所需的战场信息和支援,而不必再像过去那样,要对着话筒高喊“火力支援”,然后就剩一个“等”!
可以说,我军在信息化水平上是唯一可以与美军比肩的武装力量,在信息化通讯和指挥网络的加持下,部队的战斗力可以以指数级别提高。
在中俄一次军演中,我军的一个信息化合成营对战俄军的一个摩步团。结果,对方还不知道我军在哪,就已经被团灭了。
再看看俄乌战场,俄军就是在和乌克兰打一场机械化战争,唯一的亮点竟然是无人机。由此可见,俄军在信息化水平上的落后。所以说,西藏军区无论是在装备水平,还是在信息化程度上,都是俄军望尘莫及的。
因此,西藏军区的5万信息化精锐,绝对可以力压对面的那30万炮灰,成为祖国西南一道无人可以逾越的铜墙铁壁!
素材来源:
西藏军区 澎湃新闻
实力被严重低估的西藏军区:5万精锐边防军,战力比俄军更为恐怖 凤凰网
